站街女于某在路邊招攬路過客人時與同行發(fā)生糾紛,后給朋友打電話說被欺負請求幫忙。而胥某和朋友四人聚餐后散步回家,途中遇到于某在路邊招嫖,胥某朋友高某和于某調(diào)侃了幾句話。此時于某的朋友李某也帶著張某等幾人來了,于某明確指出胥某等人沒有和她發(fā)生糾紛,李某認為胥某的朋友多看了他一眼,兩路人便發(fā)生糾紛,最終導致胥某被棒打致死。張某實施犯罪后逃逸,2017年在哈爾濱一車站被查獲歸案。 5月3日上午,張某涉嫌故意傷害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宣判,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13年,其他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均另案審理獲刑。 涉案人員均被判刑 經(jīng)法院審理查明,2011年12月26日晚,于某電話告知她的丈夫劉某,她因招攬嫖客與別人發(fā)生糾紛。當天23點左右,劉某電話通過朋友聯(lián)系了李某、聶某、張某,讓他們一起去看看。 之后李某、聶某以及張某乘車到北京市大興區(qū)西紅門鎮(zhèn)京開路西紅門橋附近,看到于某與路經(jīng)此地的被害人胥某等人在說話,聶某從車上下來詢問于某是否被胥某等人欺負,于某明確說不是胥某。而此時,因李某認為胥某的朋友王某看了他一眼,便首先辱罵并毆打王某,雙方相互毆打起來,之后胥某等人便想要離開。 李某、聶某等人又拿起路邊的木棍追趕胥某等人,追趕上后李某等人又分別使用木棍多次打擊胥某的頭部等部位,胥某最終因顱腦損傷而死亡。 之后,于某明知李某、聶某等人涉嫌故意傷害犯罪的情況下,仍舊乘租用的車輛讓李某、聶某乘車逃離。李某甲在明知李某實施犯罪行為正在逃避公安機關抓捕的情況下,認為李某等人提供躲避場所幫助藏匿。 張某實施犯罪后最先離開并逃逸,2017年10月15日,張某在哈爾濱一車站被查獲歸案。此前,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審理了李某等人涉嫌故意傷害罪,于某等人涉嫌窩藏罪一案。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,李某伙同他人致一人死亡,一人輕傷,犯罪性質(zhì)惡劣,于某等人幫助李某等人逃逸、提供藏匿場所,存在主動實施窩藏行為。2012年12月14日,一中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李某死刑;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聶某無期徒刑;以故意傷害罪判處于某有期徒刑5年;以窩藏罪判處李某甲有期徒刑1年6個月。 后李某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,請求減刑。2015年12月18日,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了一審判決,改判李某犯故意傷害罪,判處死刑,緩期2年執(zhí)行,并對李某限制減刑。 庭審當日才知道為何打架 檢察機關訴稱,張某涉嫌故意傷害罪,致一人死亡,建議判處張某10年以上有期徒刑。 庭上,張某一直在哭泣。他供訴稱,和他一起實施犯罪的一行人中,他只認識李某一人,此人打電話讓他過去他就過去了,他到庭審當天才知道當天因為什么打架。張某還稱從小打大沒有和任何人打過架。在逃逸期間,他的內(nèi)心一直記得此事,也過得十分不安。自己很后悔騙了女朋友這么多年,感謝女朋友拿出20萬錢幫助賠償死者家屬。張某認罪,并向死者家屬致歉。 張某的辯護人稱,張某是初犯,到案后如實供訴悔罪態(tài)度良好,并積極賠償死者家屬,已取得死者家屬諒解,且本案中胥某朋友高某也有責任。事發(fā)當天,于某穿著艷麗,問胥某等人找不找小姐,胥某等人回答說不找,但高某站在那里和站街女子于某聊天,問找小姐多少錢,如果高某不站在那里聊天也不會發(fā)生悲劇。因此,請求法院判處張某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 對此,公訴機關認為,胥某去世時才33歲,正值壯年,且胥某無任何過錯,李某、張某等人棒打其頭部致起死亡,性質(zhì)惡劣。高某的行為非刑法上的過錯,和本案審理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。 5月3日,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后,張某犯故意傷害罪,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。 |